植樹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
哪里植被覆蓋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會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毀壞,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極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須植樹造林,因為樹木有像樹冠那樣龐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樹根不斷地吸收蓄存。具統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呢。
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
風沙所到之處,田園會被埋葬,城市會變成廢墟。要抵御風沙的襲擊,必須造防護林,以減弱風的力量。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要減弱70% ~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離,并行排列許多林帶,再種上草,這樣風能刮起的沙礫也就減少了。
植樹造林可為人類凈化空氣
我們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氣,吸出二氧化碳,樹正好相反,它的葉子在陽光照耀下不斷進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據統計,一畝樹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釋放出49公斤氧氣,足可供65個成年人呼吸用。
植樹造林能清除污染
樹木能粘附空氣中的塵埃而使空氣清潔、新鮮。科學測試表明:一畝樹林一個月可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塵埃20噸~60噸。一畝松柏林兩晝夜能分泌2千克殺菌素,可殺死肺結核、傷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植樹造林能降低噪聲污染
道路兩旁栽樹可以降低噪音,多種多樣的樹型、花果和翠綠的枝葉可以美化環境,為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環境。
一顆小苗,一片森林;一蔭綠葉,一片藍天;災難襲來時,它能拯救無數生靈;而一把利刃的傷害,留下的痛苦,比山還要沉重……
四月柔風和暢,春芽初萌!結伴出游,感受山野的靈氣,傾聽自然的聲音,在野外自然散發的野趣里我們把在都市里積壓的疲憊清掃一空。進入天然的氧吧自由呼吸。呆在城市已久的我們,和愛人、家人、好友一起出門活動筋骨一番!
植樹活動由北京市懷柔區旅游景區主辦,本植樹基地交通便利,緊鄰懷黃路、京北佛教圣地紅螺寺、圣泉山,是國家燕山山脈懷柔段的綠化帶,此綠化工程能有效的防范來自內蒙地區沙塵氣候給我們的城市帶來的污染,植樹基地規模宏大,植樹面積達3000多畝,可同時接待幾千人植樹,適宜公司、國家機關、教育機構發展企業林。植樹基地距市區52公里,距懷柔縣城1.5公里,距紅螺寺1.5公里,依著名的紅螺寺景區,是去紅螺寺景區的途經之地。參與植樹勞動是減少北京沙塵暴威脅的直接努力,在改善環境的造林工程進展順利之余可以一品僅幾公里之遙的雁西湖、青龍峽、紅螺寺等著名風景區春之氣息。
植樹運動的成效
一場世界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成效最為顯著的義務植樹運動在中國持續開展了26年。全民義務植樹26多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不論工作有多忙,不論是在北京還是在外地,都認真履行公民應盡的植樹義務。統計顯示,自1982年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以來,中國參加義務植樹的人數達104億多人次,累計義務植樹492億多株。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有力推動了中國生態狀況的改善。這個運動啟動之前的1981年,中國森林面積為17.29億畝,活立木蓄積量為102.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2%。經過多年的不懈奮斗,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2億畝,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在世界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中國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增長。森林植被狀況的改善,不僅美化了家園,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對農田的危害,而且還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儲碳能。自1981年12月以來,中國全民義務植樹累計超過350億株。中國正在實施“ 三北 ”和長江中下游地區重點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草、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天然林保護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至2000年底,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已達16.55%,城市建城區人均公共綠地提高到6.52 平方米,全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超過1億公頃。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是我國新民主主義創始人、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家鄉。在孫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還生長著一棵百年以上樹齡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1883年,年僅17歲的孫中山從美國檀香山帶回,并親手栽種在這里的。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害版權問題,請與我站聯系,本站立即刪除
北京湯河川旅游開發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懷柔區 www.0374dh.com 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3810908988 關于我們
京ICP備15006437號-1 京公網安備11011602000518號 技術支持:鳳羽天馳